电影涉过愤怒的海票房预估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10492.html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 来源:资事堂 每年的私募圈都有一些“精彩”的故事,有些高调张扬,有些低调隐秘。 今年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创业的。 不少行业瞩目的明星基金经理,在今年创业并募集产品,他们包括董承非、管华雨以及下文会提到的赵志俊、万定山、陈曦等等。 作为投资好手,他们已经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许多年。但在今年这个颇具考验的年份里,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投身到再次创业的洪流中,“论成败,人生豪迈.....”起来。 他们都是谁?身上有哪些不一样的故事? 这些故事背后,有象征着中国私募行业这片热土怎样的变化? 01 初代私募“重起炉灶” 中国股票私募第一波创业潮诞生于2007年,当时沪指奔向“6124点”,A股牛市气氛浓厚。 在那一年,公募行业有署名大腕级投资总监先后“创业”。赵军、江晖作为代表人物,分别创立淡水泉、星石投资,引领了其时的行业风潮。 但在第一波私募创业洪流中,源乐晟资产又相对“特殊”。 该机构创始人曾晓洁不是公募背景,而是出身险资资管机构,曾就职于中国人寿资金运用中心、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。 值得一提的是,源乐晟成立初期,日后成为“创业板公募一哥”的任泽松曾在曾晓洁麾下担任研究员。 当时,任泽松另一位“领导”叫赵志俊。 赵志俊与曾晓洁颇有渊源,二者皆在2000年初在北京大学攻读本科,当时正值中国基金行业发展萌芽阶段。 赵曾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点:盘感好,擅长交易。 资料显示:赵志俊从北大毕业后,前往英爱丁堡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。留英期间曾在英格兰银行、苏格兰皇家银行任职。2009年他回国后加入私募创业潮,加盟融迈投资担任投资总监。 不到一年后,赵志俊正式加入源乐晟,与曾晓洁一同创业。当时源乐晟远远算不上头部机构,整个中国私募业也是“混战阶段”。 2010年9月至 2013年12月的三年间,赵志俊担任源乐晟的投资总监和交易总监。 2014年1月,赵志俊另起炉灶,创立自己的私募——上海铜爵资产管理中心(有限合伙),并担任投资总监,他的创业伙伴中还有源乐晟另一位前研究员孙加滢。 私募排排网收录了铜爵资产2015年-2019年的净值曲线,投资收益为25.2%。 这个收益数字难言理想。 第三方平台信息对赵志俊的介绍以交易能力为主,诸如:擅长技术分析,量化投资和交易者行为分析,精通趋势分析,拥有成熟的技术分析系统来判断趋势拐点,以及买卖决策体系等。 今年6月20日,海南远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备案为私募管理人,出现赵志俊的名字,他担任该私募总经理。合伙人中除了他在铜爵资产的老同事,还有华泰联合证券、平安信托背景的从业人员。 几度沉浮后,这个团队依然选择创业。 02 “起了大早”的量化人 2010年之后,量化私募开始出现在A股市场,但限于交易机制未成熟,这类机构仍处于小众群体。 2012年,一家名为凯纳投资的机构在广东成立,创始合伙人中有一位人士叫陈曦,他担任了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。 与当时中国本土量化私募的“海归派”背景不同,陈曦并没有华尔街背景,曾先后在汇丰银行广州分行、诺亚财富担任理财经理,之后在国信证券、中信证券担任投资顾问,还曾在广州期货担任总经理助理。 凯纳投资成立的第二年(2013年),便与财通基金成立CTA基金专户,还设立了量化对冲策略产品,这在当时中国市场属于“弄潮儿”。 那个时点,中国量化机构难分伯仲,均是在试水阶段。如今名声大噪的幻方量化、九坤投资、灵均投资在2013年还未成立。 相比之下,陈曦执掌的凯纳投资“辈分”颇高,与如今百亿巨头金锝资产的资历相当。 2017年凯纳投资突破20亿元规模,处于量化私募的第一梯队,当时全市场最大规模的量化机构50亿元左右,其他一线机构基本20-30亿元区间徘徊。 到了2018年开始,“四大天王”一跃而起,九坤投资、幻方量化、锐天投资、致诚卓远四家机构以高频策略,活跃于A股市场,管理规模快速上升。 2019年-2020年,A股出现指数型行情,量化私募大力推广指数增强策略,业绩扶摇而上,管理规模“滚雪球”,并在2021年量化私募行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。 然而,量化投资扩容之际,凯纳投资未能晋升至百亿阵营,目前仍处于20亿元-50亿元区间,可谓“掉队”。 不能忽略的是,2020年10月凯纳投资基本面发生变化,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。 今年年初,陈曦离开了凯纳投资,加入了广东信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,后者在今年6月正式备案私募管理人。 值得注意的是,陈曦新加盟的私募并不是量化机构,而是主打FOF策略,目前还未对外募资,以管理内部资金为主。 第一代量化投资人“跳槽”,成为中国量化版图变迁的一个缩影。 03 17年投资老将“私奔私” 今年一季度,投资老将万定山再立门户的消息并未引起过多关注。 万定山与许多“公募派”基金经理稍有不同:虽然他也有公募从业背景,但一直管理专户与社保基金,并不为外界所广为知晓。 翻开万定山的履历,他属于绝对的“大佬”。 他是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,曾经在海尔集团工作。2004年加入博士基金,曾担任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助理,这只基金后来成为邓晓峰(现任职高毅资产)在博时期间的成名作。 之后万定山在博时基金管理企业年金账户、社保基金股票组合、专户基金,其中管理社保基金的7年间累计回报近200%。 由于万定山管理的资金属于非公开组合,因此外界对其了解并不多。 2015年,他选择“公奔私”,参与创建观富资产,合伙人是另一位基金业“老人”詹凌蔚,后者是中国第一代基金经理,曾在嘉实、博时、融通等多家公募任职。 之后他们二人的消息并不多,管理规模也没有像其他公募派基金经理一样快速攀升至百亿。 2022年1月万定山创立了上海玄鹿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,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、首席投资官,再次踏上私募创业旅程。 这或许是又一个“你有酒、我有故事”的征程。 责任编辑:杨红卜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龙潭资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